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

八 卦 窯


南投大哮山(大虎山)與坪頂台地間有三根制空性的地標,那就是富寮里的嘉南和永裕公司的窯業煙囪,其中一根較短(遭九二一震斷三分之一)即為停產的八卦窯煙囪,另兩根即為分屬上述公司的自動窯(隧道窯)煙囪:

八卦窯窯名取其形似八卦(八角形)實際上因為東西側的四個轉角圓弧化,形狀較接近橢圓形,有如甜甜圈,整個窯身仿日本人設計,由有經驗的唐山老師傅建造,窯身磚是來自花壇的磚窯廠。

在楕圓形的窯身外壁共有18個大拱門(出入口)窯身內壁兩側有22個小拱窗(入風口),以地下通道和煙囪連通,內壁頂端有380個燃料投入口,窯身旁有附加的燃料運送梯。全部進出口以對稱平均分布,是一座極具力學平衡的結構,來自上下左右的震動與壓力,都能平均分散於四周拱壁,難怪經過九二一大地震,它還能安然無恙。置身其中有如走進一棟布滿透光小拱洞的隧道碉堡,其基地大約四、五百坪(以上資料取自發現草鞋墩88、89頁)。

四月二十五日螺陽基金會志工成長營到草鞋墩參訪,我以美術、建築研習的心態來欣賞先人的智慧結晶--八卦窯,覺得受益良多。可能一起參加的志工伙伴們,參訪的角度不同,各有其他精闢的見解,在此應基金會會務人員的要求,僅提出個人的看法,希望能夠拋磚引玉,不管對導覽解說方面、歷史、地理、地形、地貌的分析或是社區綠美化草編DIY教學,九九峰產業道路生態介紹,吊橋來回體驗…等等,有多少感想,有多少期望,都能藉著社區報,這個園地提出來討論、分享,一同成長。

說到八卦窯,他是生產普通磚與清水磚,採循環燒窯原理,六間燒窯,六間置生胚,六間淨空,依序移火燒窯,生生不息。先民製磚的土窯形式已不可考,目前知道的,像集集的目仔窯及蛇窯都是原創型技術,後來改良成包仔窯,再精進成八卦窯,這些都是先民累積經驗,累積智慧的模範。

我們知道,人類建築的精華特色,在歐洲方面,就是拱型的建築,在中東、羅馬及阿拉伯等有名的建築,更有尖拱、圓拱還有多拱相扣的建築遺跡,中國方面,由於木建築較多,它發展出來的斗拱、出挑,像藻井之類更是建築美學的不世傑作,至於拱型建築較有名的就是趙州橋與無樑殿…等建築,以前我們要欣賞到這些人類建築的經典傑作,不是遠到歐洲,就是要到中國大陸,這次我們快樂參訪,在草屯八卦窯內,我卻發現所謂的先人智慧,所謂的建築奇蹟,哈哈!就在台灣,就在我們身旁,觸手可及,清水磚砌,拱狀輻射,對稱散開,每個拱幾乎無懈可擊,美不勝收,尤其轉圜處,更不在話下。

我不知道以前砌磚的師傅,是否學過微積分,或是流體力學,他把該轉彎的地方(注意,我說的是立體轉彎,橢圓形輻射狀)砌的順,砌的美,砌的幾乎天衣無縫,清水磚所砌的形狀,一塊一塊都可看得清清楚楚(感謝老天,九二一大地震沒有把它震垮,還保留原狀),我不知道、真的不知道,現在的砌磚師傅,有幾個能夠有這般巧功夫。

然而自從改良式的自動隧道窯問世後,由於燃料改變,產能大增,成本大降,八卦窯、固然有它光輝璀璨的傳承與歲月,也無法抵擋自動窯的生產模式,比較起八卦窯窯內製磚工人進進出出、熱鬧繁忙,吆喝不絕的景象,與現在密閉式窯,窯外滿佈管線、由自動機械操控,只聞隆隆聲響,幾乎空無一人的情景,真是不勝欷噓。

經過大約三十年的歲月,在停產閒置幾乎廢棄一旁的八卦窯,我們可以從窯身外圍,佈滿芒草、榕樹、九重葛、血桐、等綠衣來看,大自然的生力軍,已經慢慢在吞噬著這座曾風光一時的窯場,尤其樹根穿透燃料投入口,鑽進內壁與通道,甚至包住窯身外壁,這座美麗的建築,與大自然的綠衣,愛恨糾纏,榕樹盤根錯節,擠壓著磚砌的窯身,相對的,也穩定了不少快要鬆垮的結構,時間的滄桑,地震、風雨的摧殘,雜草叢木與八卦窯形成一種微妙特殊的共生關係,既相互依存也相互威脅,台灣的左營及安平古堡,亦有相類似的城牆斷垣與古木互相糾纏依存的鏡頭.。

八卦窯還談不上古蹟,但是美的事物,加上先人智慧的結晶,建築技藝的傑出展現,還有歲月的刻痕、自然綠化的侵染,瑰奇的光與景,使整個環境、醞釀著一種氣氛與情懷。我是一位螺陽子弟,每當夕陽西下,漫步濁溪大堤,虹橋在夕照的襯托下,美的事物,也往往在環境魅力中浮現,也醞釀著另一種氣氛,與一絲情懷,有時獨步老街,面對冷清的街道,寂靜的老街屋,在歲月摧殘下,細訴著黯淡失色的風華,那種氣氛、那種情懷…唉!

我無以形容、在此套用林秀桂校長的詞:
昔日風華今在否,螺溪入夢夢相依,
雖說風光五十載,繁華落盡景全非。
遮月淡雲迎倦客,思鄉遊子唱嬋娟,
歸鄉遊子感情懷,同心再圖新作為。

附記:本來只想談八卦窯,但是後來感頗深、帶入思鄉念鄉情懷,期望有夢想的螺陽子弟,熱誠快樂的螺陽志工伙伴們,大家有志一同,我們的文化館(基金會)後面的空地,需要大家來關心,有你來,就是關懷的第一步、謝謝!


盧草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